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原创)

我自己总结的地理复习提纲。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我没写,有不对的地方大家请指出!

第一册:

一 地球

存在生命的条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1. 外部条件:太阳稳定,提供稳定光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拥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得以存在;地球质量体积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引力,得以吸附气体形成大气。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2.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

地球自转
  1. 从上面看为逆时针,用来在光照图判断上确定南北极。
  2.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出现地方时;造成地转偏向力。
地球公转
  1. 从北边看为逆时针。
  2. 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
  1. 黄赤交角:23.5度
  2. 4个日期:3.21,6.22,9.23,12.22(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 注意:赤道昼夜等长
区时的计算
  1. 西方过圣诞节时,中国是在12月26日。
  2. 西方的最西边和东方的最东边是在北美洲与亚洲之间。
  3. 两地的时间差的绝对值是时区之差的绝对值。
地球圈层结构
  1. 外部结构: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 内部结构:地壳 (莫霍面) 地幔 (古登堡面) 地核
  3. 大气圈: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4. 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中软流层上面的部分。
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x到y: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冷凝
沉积岩 风化侵蚀
沉积固结
     
变质岩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岩浆 重溶再生 重溶再生 重溶再生  

 

地球表面形态
  1. 外力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2.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岩浆运动 变质作用 地震
  3. 侵蚀作用主要表现:风化侵蚀(干燥高原);流水侵蚀(湿润山区)
  4. 黄土高原形成原因: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华北平原形成原因:流水沉积作用。
大气作用:
  1. 对太阳光:
    吸收作用 H2O&CO2:红外线;O3:紫外线
    散射作用 短波 蓝紫光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与云层 尘埃有关

 

二 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
  1. 根本原因:地面间冷热不均
  2. 直接原因:气压差
风向
  1. 无摩擦(高空)://等压线
  2. 有摩擦:与等压线相交但交角不等于90度
气压&风带&热力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顺时针    
负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逆时针 40-60:终年湿润 气候适中变化小
30-40: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40-60:温带海洋性气候
30-40: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东北信风带 顺时针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信风带 逆时针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顺时针    
负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逆时针    
极地高气压带      

 

季风原因
  1. 主要原因:海陆热力差异(东亚)
  2. 其他原因: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东南亚)
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
  1.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 见上表

三 天气系统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过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 锋后 锋前

 

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水平方向 向内 北逆南顺 向外 北顺南逆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天气 阴雨 晴朗干燥

四 水的运动

水循环
  1.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2.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提供的能量和动力
世界洋流
  1. 中低纬度地区:副热带环流;赤道上向西运动,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旋型环流;逆时针;南半球
  3.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圈
  4. 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北半球冬季逆时针运动,夏季顺时针运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2. 暖流举例: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海港、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大西洋暖流)
  3. 寒流举例:澳大利亚西南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4. 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易形成渔场;
  5. 渔场举例: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秘鲁渔场(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
  6. 其他影响:有利于扩散海洋污染,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顺风顺流可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差异(此节不甚熟悉)

整体性含义
  1. 任意要素不会孤立存在
  2. 任意要素改变其他要素也同时改变
  3.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生物
差异性
  1. 分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城市影响
  1. 影响因素:水、地形、气候、矿产、(建筑、道路、近海、农业、工业)
全球变暖
  1. 对农业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高纬度产量增加,中低纬度产量减少,但由于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小,造成全球粮食产量减少。
  2. 对工业影响:高纬度供热减少,低纬度制冷增加。
  3.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夏季人类死亡数量增加,疾病发病率增加。
  4. 对海平面的影响:海平面升高,部分沿海城市被淹没;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港口破坏,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5.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不能适应温度升高,打破生态平衡,物种灭绝增加;海水温度变化使上升流发生区和鱼类聚集地的变化。
  6. 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寒潮
  1. 含义:高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光少,冰雪反射率高,温度极低,气压大,形成冷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较大冷锋过境,称作寒潮。

(第一册结束)

(未完待续)

(只写这些了,因为已经会考完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