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决定写篇文章来祭奠一下那逝去的沙河。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然搬入了学院路校区。
在保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前两年要去沙河校区,只是那巨大的新主楼在夜晚闪闪发光,才吸引我最终选择了北航。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在我第一次踏入沙河校区的那一刻我便后悔了。这不是校区,甚至不是一个村庄。我也曾吐槽过沙河糟糕的环境和交通,但是蓦然回首的时候却也发现它寂静的美;也曾孤单的住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却还是想再享受一次那一份平静的心境。直到离去的时候,看着那熟悉的宿舍和空荡荡的楼道,就像即将沉默的泰坦尼克,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
不得不说,学校是十分重视沙河校区的建设的。从宿舍、食堂、教学楼等等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学校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建设着沙河校区。当然,作为第一届沙航的学生,前两年正好赶期也只能自认倒霉了。现如今回到了学院路校区,虽然学校在安排学院路宿舍方面有欠妥之处,但对大多数人应该都影响不大。比较而言,学院路校区的环境要差了很多,尽管,在沙河没有这么便利的交通,没有这么多的食堂,这么大的校园。
在沙河度过了两年难忘的岁月,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认识更多的人。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没有加入任何学生会;社团也只是象征性的加入了几个感兴趣的,也没有参加过什么竞选。再加上我的宿舍与六班的在一起,导致和我认识的人不少,和我熟的人不多。很多时候吃饭只能一个人吃,自习只能一个人去。回到了学院路,人更多了。我希望能够认识更多的人,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更加密切的好友。
在沙河是挑战,也是机遇。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没有便捷的交通,有的只是环境优良的寝室和教室。有的人会刷夜打dota,有的人会埋头苦读课程,有的人会学习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人会迷失于功利的目标,有的人会宅在宿舍,有的人会走出校园奔波于未知的大千世界。作为第一届沙航的学生,我们少了别人的标榜,却也多了那份自由,去选择自己的道路。
回到了学院路,大学时光正式的过半了。未来的路还很长,在这个校区一定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期待着。
月份:2012年6月
Metro设计之我见
Metro是微软在Windows Phone 7及其以后的Windows 8、Windows Phone 8中展示出的一种设计风格的名字,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借鉴了地铁站牌的设计,力求通过简约的、以信息为主体的风格带给用户一种清爽而又高效的体验。
我不是啥专业的设计师,但是却是一名专业的WP7使用者。由于我拥有一部以刷机而闻名的HD2手机,它可以刷各种版本的Android和各个版本号的WP7。我从Nodo开始就开始用WP7了,算是最早使用WP7系统的人之一。WP7的Metro风格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很喜欢。Win8的风格,我只能说一般,但是前几天MS展示了WP8的一些特性,让我倍感失望。所以我打算把我心目中的Metro风格表达一下,也算是纪念一下我那刚用不久就无缘WP8的Lumia 800..
关于Metro风格的特点,百度百科的说法是:干净、轻量、开放、快速;要内容,而不是质感;整合软硬件;世界级的动画;生动,有灵魂。于是,WP8就被设计成了那副模样。但是,其实大家不知道,WP7中的Metro UI之所以成功,不只是因为这些特点。
在我看来,Metro UI还有这些十分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