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不得不承认,小小的牙齿正畸,就完全动摇了我读博的想法。
之前终于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于是鼓足勇气去了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然而,医生告诉我需要三年的时间,还无法中断。
思考了一个星期,决定还是去做。并且,今年年底不去申请美帝博士了。
我问我自己,选择出国读博的理由是什么?我想了想,总结了几个理由。第一,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二,可以去个好学校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姿势水平;第三,周围会有一群非常聪明的人;第四,有肉身翻墙的机会。
然而我又问我自己,为什么(假如)博士毕业后不想继续搞学术?我又想了想,回答如下。第一,我喜欢码代码,不喜欢写论文,语文作文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二,对国内的教授们印象差,不想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尽管国外的还没怎么接触过;第三,不比程序员清闲,同等努力的情况下钱更少。
然后我结合起来问我自己,出国读博后去工业界工作如何呢?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很矛盾的结果:读博会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多不是工业界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我那个破动态二维码,于是要么读博很痛苦,要么找工作很痛苦;读博期间还是要写一堆paper以及proposal,依然是很痛苦的过程;尽管据说UCB CS博士毕业生去工业界年薪20w美金起,这确实很诱惑,然而读博期间的薪水着实不高。
然而不读博呢?以我的条件再加上接下来一年的努力,去个MS/FLAG还是很有希望的。于是呢?第一,尽管不能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然而还是可以选择比较想做的事情去做,因为这些大公司有大量的部门可以挑选;第二,去这些地方依然可以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姿势水平,尽管差美帝四大的博士一点;第三,周围也有一群非常聪明的人,而且是在我欣赏的领域——码代码水平之类的,而不是我不欣赏的领域——写作文什么的;第四,这些跨国公司不仅有肉身翻墙的机会,还有去别的国家公费旅游的机会,尽管绿卡什么的概率相比于博士要小一些。
再加上这件近期发生在实验室的事情:
和我一起合作的学姐要毕业了。老板让她把她的工作写成paper投9月末的NSDI,然而她总是一拖再拖。一次我和她聊天,才知道,她其实不喜欢她现在的研究方向。她说她很想搞数据挖掘这块的内容,尽管我蛮鄙视声称喜欢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人,不过她在课余时间写过爬虫写过mapreduce程序,应该还是真的很喜欢的。老板让她搞我这块网络方向的东西,她一开始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她想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然而她还是too young,我跟老板三年多了,没见过他码过一行代码,她还期望着跟着他能提高代码水平。后来呢,快毕业了,她想去实习,面试了几家公司的数据挖掘相关的岗位,然而公司看了她的简历,都表示没有和数据挖掘相关的项目经历呀。同时老板还在催她干活,她因此也推掉了几个面试机会。终于到了大概一个月以前,老板让她把现有的工作写成paper投NSDI,但是我和她都看得出来,这工作是不可能被NSDI接收的。然而老板不听,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老板并不是很懂这个方向,学姐摊上这事也真是无奈。最终,在一个星期以前,学姐终于换导师了。在这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点换导师,我只能祝福她一切顺利。
于是我更加犹豫读博这一选择。MSRA的老板的朋友圈里有一句话非常好:每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但总得选一条路去走。读博这种高风险、高沉没成本的事情,真的适合我的追求么?有无数的人跟我说,我这种能钻研的人适合搞科研;当然也有人跟我说,我这种痴迷技术的人去工作的话一定赚得大大的。当然也有搞房地产的售楼人员跟我说去当兵啊你看我当了个兵认识了xx书记yy市长多威风!然而最终做出选择的人是我,然后去享受自己选择的风景。
以前女友的前博客里的一句话结束:
“人生苦短,还需尽欢才好。”
哦对了我MSRA的老板前几天离职了,未来没法轻易地去MSRA实习了。哎创业现在是有多火。